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国学”观念的由来演变

陈来 人文日新陈来 2022-09-09

关于“国学”观念的由来演变


陈来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中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在京师建立的国家级官学。

近代文化所使用的“国学”观念起于20世纪初。这里的“国”是本国之义,“学”是学术之义,“国学”即本国的固有学术。中国近代以来所说的“国学”是相对“西学”而言,即指遭遇西方文化冲击之前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与学术体系。这是“国学”概念在中国近代以来的普遍用法。

汉字语词“国学”的这种意义在东亚地区被广泛使用,如韩国有“国学振兴院”,韩国人所用的“国学”就是指韩国本国传统的学术文化。日本有“国学院大学”,以传承日本文化和精神为宗旨,日本人所用的“国学”是指日本本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和精神。


一、

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日益陷入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失败,激发起了人们更强烈的民族救亡意识。甲午战争之后出现的国学概念是与这种民族救亡意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1902年秋,流亡海外的梁启超与黄遵宪等人商议,在日本创办《国学报》。1904年,邓实在上海发表《国学保存论》,论述了保存“国学”的重要性。1905年,邓实、黄节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国学保存会”,力倡“国学”,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晚清这些人士提出“国学”概念,都是为了激励人们的爱国心,期望通过捍卫国学、保存国学来救亡保国、保种保教。

如邓实主张“国以有学而存,学以有国而昌”, 他还指出:“学亡之国,其国必亡,欲谋保国,必先保学。”他们发挥了古代“国与有立”的观念,认为一个国家与其国学是共生共存、相互依赖的,国家依靠其国学而生存,国学依赖有国家而昌盛。“国学”成为当时表达民族思想的一个方式。邓实特别强调国学与爱国心的关联,如他说“国学存则爱国之心有以依属”,认为一民族之文化是该民族之思想的基础和来源。邓实又指出:“国学者何?一国自有之学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爱国学即是爱国,爱国所以爱国学。章太炎更提出著名的口号“用国粹激励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章太炎的《国学讲习会序》中也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可见,晚清学者主张 “发明国学,保存国粹”的主张实际是爱国主义的文化观体现。这一时期国学保存论者的出发点主要是针对西方帝国主义欲亡中国而言,他们的基本观念是,国学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和语言,是和这个国家的兴亡命运完全联系在一起的,为了救亡图存,必须保存国学。因此他们的主张,主要不是强调“研究”国学,而是“保存”中国文化,以求救国图强。

由以上可见,晚清到辛亥革命,这一时期的“国学”的内涵是指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提出这个概念的出发点是本于爱国主义的立场、着眼于政治的救亡。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有人把“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通称,运用于当时的文化论争。到了1920年代初,国学的概念在文化界开始广泛流行,由于这一时期整理国故运动流行,“国学”也往往用指对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这样一种对国学的理解,成为20世纪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

概括起来说,近代以来“国学”一词有三种用法,一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体系,二是用来泛指中国传统文化,三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体系。第一种用法是国学的本始义,后两者是国学的扩大、引申义。对“国学”一词的这三种用法到今天仍然延续着。


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学一词因具有保守传统文化的意义,而在很长时期内消失。至1990年以后,伴随着中国崛起和中国人民族自信的增强,国学的概念又逐步流行起来。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1991年3月在 “国学丛书”《总序》中阐明了“国学”的意义和范围:“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所谓“国”是本国之义,这已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名称了。中国传统学术包括哲学、经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等,这些都是国学的内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文化,必须对于以往的学术成就进行批判的总结。我们现在研究国学,要采取分析的态度,中国传统学术的内容,可以说是瑕瑜互见,精粗并存,我们研究传统学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现在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方面要将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昭告年轻一代;一方面要将自古以来中国学术的优秀成果昭告国人,藉以启发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

九十年代来,“国学”的概念在消失多年之后,开始重新出现。虽然,国学本是中国学术的简称,但同一个语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用法。如近二十年来,社会文化与大众媒体所大量使用的“国学”概念,在直接意义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称,内容包括了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而学术界所使用的“国学”则仍主要是指中国传统学术。语词的使用是约定俗成、自然形成的,也体现了人们的文化选择。应当说,国学这个概念在半个世纪之后的恢复使用,一方面表达了人们摆脱“文革”影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新肯定;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出于汉语修辞的需要。汉语修辞的简易化、典雅化的要求,使得在出版、编辑、命名等方面,“国学”、“国学丛书”、“国学集刊”比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丛书”、“中国传统文化集刊”更容易被选择和接受。又如人们习惯称有成就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学者为“国学大师”,这便很自然,若称为“中国传统文化大师”就不太自然了。

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和源泉,为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目前,中国著名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都设有“国学院”、“国学研究院”,中央媒体和地方报纸多开辟有“国学版”,各地民间也广泛建有“国学馆”,媒体以及社会上有很多以“国学”为名的学习、推广传统文化的活动,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起着广泛、积极的作用。所以,如果国家正式文件暂时还不能下决心采用国学这个概念,但可以通过一定形式肯定文化界普遍使用这个概念的积极作用,政府应当大力支持目前各类有关“国学”的传播和普及,这是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百年大计。


三、

新世纪的“国学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精神家园方面对本土的传统资源的热切渴求。社会转型需要一种与革命时代不同的意识形态,由此促进的文化转型,构成了当代文化景观的大背景。在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道德秩序和个人安身立命的问题日益突出起来。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离不开传统道德文化,这已经是社会转型期执政党和人民的共识。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与人关系的新的变化,也使得青年一代在寻找人际关系处理方法等方面把眼光转向古老文明的人学智慧。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已经成了现代人待人、处世、律己的主要资源。与其他外来的文化、宗教相比,在稳定社会人心方面,传统文化提供的生活规范、德行价值及文化归属感,起着其他文化要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几千年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在心灵的滋养、情感的慰籍、精神的提升,以及增益人文教养方面,为当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中国人提供了主要的精神资源,在心灵稳定、精神向上、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这是“国学”在今天重新为人们所关注的基本原因。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谓“国学”,即近代与西方文化接触以前,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发展所创制形成的固有的学术文化体系。如果从夏代算起,这一学术文化体系的产生、形成、演变,至19世纪后期,已经历了4000年左右的长期发展,这一体系以经、史、子、集、儒、道、佛为主要内容,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和取得的文化成果,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全面呈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对人类文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学术文化是整个中国文化的精华与核心,中国学术虽然不是中国文化的全体,但其中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和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加以研究总结,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努力传承创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